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刘利民教授应邀为学院师生作学术报告
10月29日上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物理学院刘利民教授应邀在物理楼201会议室为学院师生作了主题为“能源材料设计的基础物理问题”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院长刘忠良主持,相关教师及研究生参加了此次报告会。
刘利民教授从能源材料在催化与能源转换过程中的基础物理问题出发,系统介绍了团队在金属氧化物材料研究中的最新进展,通过发展的非线性响应DFT+U+J方法与晶体场模型相结合,揭示了材料界面处物质迁移、结构缺陷与催化活性之间的内在关联。报告还深入探讨了过渡金属氧化物中缺陷电子结构与性能的关系、缺陷电子与吸附物之间的耦合机制,以及缺陷电子跃迁变色对材料活性的影响,并进一步提出了基于这些规律的高效催化剂设计策略。
报告结束后,刘利民教授与在场师生围绕能源材料设计中的关键科学问题、理论模拟方法的应用前景等话题展开了深入的交流与讨论,并对师生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
刘利民教授的报告内容前沿、逻辑清晰,不仅拓宽了师生的学术视野,夯实了专业理论基础,更使大家明晰了该领域的前沿动态,提升了从实践角度思考专业问题的能力,为后续的学习与科研工作指明了方向。

刘利民教授简介:
刘利民,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物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5年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获博士学位,先后在英国贝尔法斯特大学、德国马普协会、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从事科研工作。2011年回国加入北京计算科学研究中心,2017年至今任职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物理学院。在Nature、Nature Energy、Nature Catalysis、Nature Nanotechnology、Nature Photonics等国际高水平期刊发表论文200余篇,连续入选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曾承担海外高层次青年人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首届优秀青年基金、牛顿高级学者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多个重要科研项目。
(文/图:赵徐行/审核:刘忠良/审校:戴海峰/终审:侯永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