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始建于1974年,其前身为淮北煤炭师范学院物理系,是学校最早成立的四个系之一,2007年更名为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2025年更名为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学院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秉承知名物理学家葛旭初先生当年在物理系执教时倡导的“严谨治学、开拓创新”的治学理念,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质量立院、人才强院、特色兴院”的办学方略。坚持“立足长三角、面向全国、服务行业”的办学原则;以本科教育为主体,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构建物理与电子学科相互支撑协同融合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推进师范素养和新工科人才培养的创新融合,以卓越教师和卓越工程师培养为特色,为基础教育和电子信息等领域培养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新时代高素质专门人才。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现有教师98人,其中教授18人,副教授30人,博士58人。有安徽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3人、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军人才2人、省领军人才特聘教授1人、省级高水平导师2人、省级教学名师7人、省级教坛新秀6人、淮北市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领军项目创新人才1人。
学院拥有物理学(师范)、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等4个本科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物理学专业是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和省一流专业,通信工程专业为省级教改示范专业。
学院现有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和电子信息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此外,学院还拥有教育硕士学科教学(物理)专业学位招生领域。
学院拥有基础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电路与电子技术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拥有智能计算及应用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先进功能复合材料省级协同创新中心。实验场所总面积达9000多平方米,实验设备总价值8000余万元。
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7项、教育部、安徽省等各类省部级科研项目10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近600余篇,其中被SCI、EI收录300余篇。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安徽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
学院积极引导和组织学生参加院级、校级、省级、国家级学科竞赛,每年荣获各类奖项100余项。在部分实习基地实现实习就业一体化建设。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稳居学校前列,就业质量逐年提升。学院重视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学生满意度高。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