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部分师生参加淮北实验高中课程思政教学展示活动
11月7日,学院赵春然和李洪俊两位老师带领2024级和2025级学科教学(物理)研究生参加了由淮北市实验高级中学举办的主题为“聚焦课程思政育人,探索培土浇根铸魂”的第四届课程思政教学展示暨2025年对外公开教学研讨活动。

本次公开课活动分别由淮北高级实验中学的两位骨干教师陈月升老师和吴飞老师进行教学。在《力的合成与分解》一课中,陈月升老师通过精巧设计的实验教具,将抽象的矢量合成原理直观呈现,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出发,深入理解平行四边形定则。

在《磁场 磁感线》一课中,吴飞老师则利用磁感线演示板、铁屑等工具,将“看不见、摸不着”的磁场变得清晰可视,并巧妙结合现代多媒体技术,生动展示了磁场的空间分布,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科学探究兴趣。

两堂课风格各异,却同样精彩,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淮北师范大学的教授和研究生们全程认真聆听、详细记录,不仅关注知识的传授过程,更从高等教育视角审视中学物理的教学设计、核心素养的落实以及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
在评课环节,淮北市教育局教研员陆险峰老师从物理学的过去、现在未来的角度以及教学细节对两位老师进行了点评与指导。李洪俊老师对两堂公开课给予了高度评价,李洪俊老师指出:“《力的合成与分解》是构建矢量观念的基石,而《磁场 磁感线》是开启电磁学大门的关键。两位老师的课,一重逻辑推理,一重形象建构,相得益彰,为我们展示了如何高效地突破教学难点。这对我们高校思考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衔接、培养适应当前教育改革的新型师资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参与活动的研究生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一位研究生感慨道:“亲历两节不同主题的示范课,从力的实验探究到磁场的可视化呈现,老师们的教学智慧让我们看到,物理课堂可以如此充满魅力。”
课后,两位老师和实验高中的老师们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今后,双方将继续在课程开发、师资培训、课题研究等领域展开更深层次的协作,共同致力于推动淮北地区物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为培养优秀的基础教育人才贡献力量。
(文:徐桂英 赵春然/图:徐桂英/审核:刘忠良 /审校:戴海峰/终审:侯永轶)
